七年之约成就十万分之一的机缘奇迹
2025年3月3日,来自辽宁的志愿者小宋,在南昌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在南昌某医院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混悬液274毫升,成为南昌市今年第5例、累计第76例造血干细胞成功捐献志愿者。
省红十字会党组成员、挂职副会长肖守渊,省人民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何婷婷,省农业农村厅计划财务处副处长赵逸寰,省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王杨,南昌经开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红十字会会长谭建平,团市委副书记熊坚,市红十字会党组成员、专职副会长梁璐到医院看望。
小宋的捐献故事要从2017年说起。那年深秋时节的山东街头,刚满20岁的小宋从献血车旁经过,献血车上悬挂的宣传海报中的一句话“造血干细胞捐献——十万分之一的机缘造就生命奇迹”激起了小宋强烈的捐献愿望。他走上献血车,登记成为了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从此开启了捐献造血干细胞救人于危难之时的生命之约。
此后的七年里,小宋如同候鸟般辗转于城市之间,从稚嫩走向成熟。2024年6月的一天,他接到南昌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告知他留存的血样与某血液病患者初配成功的电话,正跃跃欲试时,因患者病情突变,捐献被迫中止。之后,小宋时常盯着手机里的《捐献中止通知书》发呆,挂念着那名患者病情是否好转。
2024年12月下旬,事情迎来转机。当来自南昌市红十字会的电话再次响起,告诉他患者病情稳定,适合移植,他兴奋地说:“我一直在等待你们的电话。听到匹配成功后,我真的很激动。”小宋也坦言,为了打消心中的疑虑,他还查阅了大量资料,咨询了相关工作人员,对造血干细胞捐献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我了解到,现在的捐献技术已经很成熟了,和献血差不多,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等待的过程也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的不易,坚定了我捐献的决心。”
3月3日上午,在造血干细胞采集室里,小宋平静地躺在病床上,一边聆听着采集室内的血液分离机规律而动人的响声。一边凝望着导管中流动的殷红血液,忽然想起七年前留样入库时的心中所想:“这些细胞就像会飞的蒲公英种子。”
当天,274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在专业人员的护送下去向远方,输入到患者体内,化为“生”的种子。“七年等待教会我,有些约定不必说出口——当十万分之一的奇迹选中你时,春天就快来了。”小宋说。
我们呼吁更多像小宋一样的热心人士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用爱心和勇气为生命续航。您的一份爱心,或许就能挽救一个濒临破碎的家庭,点燃生命的希望之光!
加入中华骨髓库,您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年龄在18-45周岁,身体健康;
2、符合无偿献血条件;
3、了解造血干细胞捐献相关知识,并征得家人同意。
入库采样点:
1、红谷滩万达献血屋;
2、万寿宫献血屋;
3、江西省人民医院(红谷滩院区)献血屋
联系电话:0791—8677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