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接力”30分钟,红十字救护员“街头急救”助力老人脱离生命危险
6月18日清晨,在南昌市沿江北大道(八一大桥往北方向)人行道上,一位老人突发心脏骤停倒地不起,危急时刻,三位爱心人士挺身而出,为老人进行长达30分钟的心肺复苏,最终成功挽回了老人的生命。
在三位参与施救的爱心人士中,有一名红十字救护员,名叫席杰。当天清晨,他来到沿江北大道附近晨跑,6:40左右折返路过沿江北大道过街天桥附近时,发现一群人围在路边,一名老人正躺在地上,他立即上前查看。
“当时老人已经无心跳、无呼吸了,一名年轻小伙正在实施心肺复苏,路人告诉我,他已经不断按压10分钟左右了。”席杰说道。
“我是红十字救护员,让我来吧!”席杰表示,做心肺复苏是个力气活,需要耗费大量体力,按压时间一长就会双臂发酸,力气渐渐不支,所以他立即表明身份,加入到救援队伍中。
“1001、1002、1003……”在连续做完几个循环之后,席杰体力也逐渐下降,一位戴眼镜穿连衣裙的女士接下了“接力棒”,直至120救护车的到来。“她应该是一位医生,120到来后还一直协助着清理口腔异物,上心率血氧监测设备等。”席杰说道。7点15分左右,在爱心人士的接力以及随后赶来的医务人员及时救护下,老人终于恢复意识,被救护车送往医院进一步治疗。
“当时没多想,第一反应就是赶紧救人。”席杰说,“心脏骤停后的‘黄金4分钟’是抢救的关键期,4分钟后开始大脑缺氧开始神经死亡,每延迟一分钟减少7%到10%的存活率。35分钟抢救回来的几率微乎其微,没想到我们跑赢了死神!”
据了解,席杰平时喜欢跑步,在2022年一次活动中,一位跑友突发心梗,不幸去世,让他难以释怀,因此,他决定参与应急救护培训。2023年6月,席杰报名参加南昌县红十字会救护员培训,学习心肺复苏技能,正是通过此次学习掌握的急救技能,为老人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希望大家多学一点急救知识,关键时候能够救命!”席杰感慨道。
近年来,南昌市红十字会持续深入开展“惠民救护百千万”工程,推动应急救护培训“六进”,创新开展“急救地摊”“急救夜市”等应急救护志愿服务活动,并通过市县两级联动,每月持续举办“红心公益课堂”应急救护公益培训班,广泛面向群众开展公益性的应急救护知识普及和培训,不断发展壮大我市红十字救护员队伍,提升广大人民群众逃生避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